下载此文档

1 古诗三首[4].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古诗三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的]
,会读、会写、会用。
、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自由发言。
6。课件出示译文,学生朗读.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老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详细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活力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7。男、女生进展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1) “燕"字,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很快记住,也不容易写错。)
(2)“融、鸳、鸯” 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大。书写时笔画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争占容让,避密就疏,做到左紧右松,上紧下松,内紧外松,使其密而不挤,大而不散。
2。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搜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得意深红爱浅红?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是宋初九个有名的僧人之一。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们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交流商讨。(板书:惠崇、苏轼、宋)(指导识字:惠 崇)
有一天,苏轼去惠崇住处,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时惠崇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苏轼悄悄地站在背后观看。只见惠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宣纸上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茂盛的蒌蒿,新生的芦笋,还有几只在水中嬉戏的鸭子.
“妙!妙!真是好画呀!”苏轼不由得称赞道.
惠崇转身一看,发现苏轼站在身后,就指着刚刚完成的画作,谦虚地说:“你假设能再题一首诗,就更好了。"苏轼稍加思索,就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看罢,拍手说道:“妙!妙!真是好诗呀!”
就这样,好画配好诗,好诗写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为一段佳话。

惠崇画的这幅画名叫《春江晚景》,苏轼的这首诗是题在这幅画上的,所以就以“惠崇《春江晚景》”命名了。(板书:《春江晚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幻灯片打出全诗)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汇报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正确。
3.识字教学。
(1)(幻灯片出示)蒌蒿 河豚
(2)猜字义,小结识字方法.
4.理解词语。
,写词语,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写词语的意思。
huì chóng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1)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4)上:指逆江而上。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 古诗三首[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