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明清经济发展 与“闭关锁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新农作物的引进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品经济的活跃
4、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闭关锁国””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机工:
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房:
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机户→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特征的阐述:
①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
②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劳动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
@
合作学习——“闭关锁国”的政策 @
①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②具体表现有哪些?@
③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何谓“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 @
①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②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外吗?为什么?
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C、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 的进步。
D、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
①清朝“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②你知道同时期的欧洲政府最关注、热衷的是什么事情吗?
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B、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C、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①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②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本课小结
明清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
引种高产农作物(农业)
技艺先进(手工业)
商品经济活跃(商业)
时间:明朝中后期
区域:江南一些地区
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闭 关 锁 国
阻 碍
点评收获
1、原产美洲的____、____,在明代从国外引进。
2、棉纺织业在____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是明代丝织业中心,____是全国制瓷中心。
3、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材料中“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
(2)“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甘薯
明代
玉米
苏州
景德镇
早期的资本家;早期的雇佣工人
课堂练习
(3)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时、何地、何部门?
4、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______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闭关锁国”政策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广州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等。
谢谢大家
再见!
施复夫妇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18有一篇小说《施闰泽滩阙遇友》,描写了嘉靖年间吴江县盛泽镇施复夫妇发家的故事。
故事的梗概是:【施复】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那施复一来蚕种拣得好,二来有些时运。凡养的蚕,并无一个绵茧;缫出丝来,细圆匀紧,洁净光莹,再没一根粗节不均的。每筐蚕,又比别家分外能缫出许多丝来。照常织下的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比往常每匹平添许多银子。因有这些顺溜,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机,家中颇颇饶裕……且说施复是蚕丝利息比别年更多几倍,欲要又添张机儿,怎奈家中窄隘,摆不下机床。大凡人时运到来,自然诸事遇巧。施复刚愁无处安放机床,恰好间壁邻家住着两间小房,连年因蚕
第20课明清经济发展 与“闭关锁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