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靠谱》有感
马克思和“九零后” ,同样个性张扬,饱受争议,越不
看好就越有勇气; 同样干净、纯洁,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
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 ; 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
自己,怀疑一切,为真理斗争。马克思与当代年轻读《马克思靠谱》有感
马克思和“九零后” ,同样个性张扬,饱受争议,越不
看好就越有勇气; 同样干净、纯洁,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
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 ; 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
自己,怀疑一切,为真理斗争。马克思与当代年轻人有三点
匹配的共同特质。
第一 , 理想和思考让“初心”永不褪色。马克思出生于
富裕的律师家庭, 姨父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 23 岁获得博
士学位, 25 岁迎娶贵族小姐燕妮。按照世俗的设想,马克思
的人生轨迹应该是迎娶白富美、由任 CEO走上人生巅峰。
为何他轻易抛弃这些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而选择一条奔走
逃亡、艰苦斗争的荆棘之路呢 ?我们从 17 岁的马克思的一篇
作文里找答案。这篇作文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
虑》 。文中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
职业,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
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不贪功名、不求利禄,
选择“最能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这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
理想。 马克思和当代很多年轻人一样, 初心不改、 永不放弃,
不走寻常路、走好我的路。
而马克思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曾
彷徨叛逆、个性张扬。马克思的父亲,希望马克思能子承父
业当个体面的律师,于是把17 岁的马克思送入波恩大学读
法律。他花钱大手大脚,一年花费 700 塔勒 ! 而当时一个柏
林市议员的年收入是 800 塔勒 ! 最让父亲不省心的是,马克
思加入了“同乡会” ,整天挥霍、酗酒、打架,父亲称马克
思在波恩大学的这一年为“波恩的胡闹” 。在父亲的建议下,
18 岁的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良好的学风让马克思
如鱼得水,他痴迷于哲学,由法律系转到了哲学系,成为校
长黑格尔的粉丝。 20 岁时父亲去世,马克思更加成熟起来,
他把父亲照片放在贴身衣服的口袋里,化念想为动力,通宵
达旦、废寝忘食地贪婪学习。
马克思由“叛逆少年”到“超级学霸”的过程,是理想
和思考让“叛逆”闪闪发光,让初心永不褪色。
第二,批判精神探寻真理之路。马克思和当代年轻人的
第二个共同特质表现在,批判精神探寻真理之路。马克思主
义的批判精神就是依据唯物辩证法,对一切不合理的言行、
政策、制度等进行理性否定并寻求完善的精神。马克思的座
右铭是“怀疑一切” 。这一点和我们很多年轻人相似。在这
个信息庞杂、鱼龙混杂的世界,当代年轻人独立思考、慎思
明辨,相信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批判这个世界的假恶丑。
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批判的一生。作为黑
格尔的学生粉丝,马克思也认为‘观念’决定一切。后来,
随着对现实社会的接触和了解,他发现不是观念决定现实,
而是物质利益在起决定作用。于是他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一书,从物质、现实、实践出发,批判改造黑格尔的
概念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真可谓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
可见,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 而是在认
读《马克思靠谱》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