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冲救库吏阅读答案 ] 曹冲救库吏
曹冲救库吏一 : 文言文《曹冲救库吏》阅读答案
曹冲①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③。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④。冲于是以业。他对曹植说:“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 ”意思是:我做顿丘县令时,年龄是 23 岁,回想当时自己的作为,至今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如今你也长
到 23 岁了,难道还不该发愤努力干一番事业吗
曹操教育孩子抓得早,要求严。曹丕在《典论·自叙》中曾说到当时情
形,“在我 5 岁时,父王看到世局扰乱,教我射箭, 6 岁能开弓 ; 又教我骑马,
岁就能骑射了。”后来,曹操命曹丕从少年起就随军东征西讨,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
曹操对他的儿子们都是喜爱的,但在使用上不讲私情。他主张根据德才用
儿,而不偏爱。他在《诸儿令》中说“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
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
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其有所私。”意思是说:如今
寿春、汉中、长安这三个地方,先打算各派一个儿子去督察和治理。想选择慈
善、孝顺、不违拗我的命令的,还不知用谁为好。儿子们虽幼小时被我喜爱,
但长大后,谁有好的德才必定用他。我说的话是算数的,我不但不对下属有所偏私,就是对儿子也不会有所偏爱的。
曹操的儿子们都过着贵族公子的生活。他生怕孩子们恃宠而骄,放纵不羁,因而常告诫他们要奉公守法。 218 年,他派曹彰带兵讨伐代郡乌桓的叛乱,临行前他对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
之! ”这是郑重其事地告诉儿子:王法无私,犯了过错是不能指望依靠父子之情得到宽赦的。曹彰果然不负父望,奋勇杀敌,迅速平定了叛乱。班师回朝后并不居功,而把功劳归于部下将士,曹操大为高兴。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文学大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在文学上也是成功
的。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大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自幼聪明伶俐, 8 岁时就能作文,下笔成章,文辞华丽。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代汉帝自立,做了 7 年皇帝。他学习非常勤奋,手不释卷,尤其好文学,常与当时著名文人宴饮唱和,往来甚密,为文坛领袖。后来他撰写了《典论·论文》和《与吴质
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文艺理论批评专著,留有《魏文帝集》 。他还善骑射,好击剑,对琴棋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
曹植是曹操的三子,天生聪敏,勤奋好学, 10 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文字,而且下笔成文,倚马可待。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
台落成时,叫全家子弟都去登越游览,然后各写一篇《铜雀台赋》 。曹植做得最快,下笔即成。曹操看后非常惊异儿子的才能,连声称赞写得好。曹操原打算
立曹植为太子,后因曹植守邺城未能很好完成任务,平时生活放荡不羁,加上其他原因,就改变了主意,决定
[曹冲救库吏阅读答案]曹冲救库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