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南京城池和北京城池的异同.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南京城池和北京城池的异同
张宁宁 明南京城墙和北京城墙,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前朝的旧城,修筑而成。
明南京城,在南朝和南唐的城址基础上,向东扩建了皇城,同时向北扩大,形成了明都城范围。市区的东、南、西配置,明设有48卫所,屯驻重兵控制城外险要地段,这对南京城的防守是有重要作用的。后来又建造外廓,增加了防御的纵深性。
明南京城在中国都城史上是一个上下不连接的特例。与京城不规则形状有鲜明区别的是,宫城、皇城的布局却是整齐划一,十分壮观的。并且总结了前代经验,做了划时代的改变。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认为:“第一,宫城的东、西华门和两门之间的横街,从宫城的中部移向南部,放在前朝的南边,东西两旁配文华、武英两殿,封闭了后宫,加强了中轴的对称感。第二左祖右社更加明确,置于午门外宫城内两侧,突出了它的地位。第三、皇城承天门至洪武门之间设千步廊,两侧布置中央官署。”
北京皇城的设置,完全仿照南京。据《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朝拆毁了元大都城的皇宫“以杀王气”,另行建造了皇宫紫禁城。由于此时北京城的范围相比元大都城有所变化,全城格局的中心亦相应地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就成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中轴线仍然是用于设计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据,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两个基本点依然保持为都城格局的要点。皇宫左边建了太庙,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宫的右边建造了社稷坛,即今中山公园。同时,又把皇城的南、北、东三面的城墙略微外移,使得太庙、社稷坛以及新开凿在太液池南端的湖泊,均纳入皇城的自然风光之中。在正南方的郊外对称兴建了东西两组建筑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无农坛);在城东、西、北分别建了日、月、地坛。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仍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仅有个别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形成一些斜街。
在形制设防上,明代南京和北京均设四重城垣设防,增强了防御的坚毅性和纵深性,明南京城由外廓城、都城、皇城和宫城组成。明北京城由内城、外城、皇城和紫金城(宫城)组成。
明南京城外廓呈圈形,为南京城的警戒阵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了控制城外的制高点,把一些山岗连接用土筑城,周长60公里,并在通向都城的交通要道上,设置关卡,开筑城门16座,城门和两侧用砖砌筑,派部队戍守。
而北京外城,,位于内城城南一面,与内城连接,呈“凸”形。是为了保护商业区,实行坚壁清野而设置的。为内城增加了一道防线。加深了南面的防御纵深。外城城墙的外面用砖砌筑,中间用土夯成。,城墙上设雉堞9487个,炮窗88个,设城门7座。





在细节防御上,南京城和北京城有很大的不同。南京城门除神策门外,都是内瓮城,而北京城门都设置外瓮城。这和都城城墙的形制有很大的关系。南京京城城墙呈不规则的弯曲形,各段城墙间容易组织侧防,便于通过地形关系或城门附近的城墙弯曲,组织侧射掩护城门。而聚宝门、通济门、三山门等门地处城南濒临秦淮河地势平坦处,因而设

明南京城池和北京城池的异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彩凤w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