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朱元璋的治国措施.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朱元璋的治国措施
朱元璋的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农而佃农,由佃农而终于几乎全部饿死的。所以,小农应该是一个社会当中,最厌恶社会波动的群体了。而一个由这种社会波动的厌恶者所组成的社会,它的稳定性自然是极高的。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够留创千秋万代,自然会对这些波动厌恶者群体情有独钟。
所以,在左手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朱元璋右手着力打击的目标,则是富商和地主。他并不想创造一个均贫富的新世界,但他拒绝在自己的国家里出现大幅度的,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的小农失去家园,失去厌恶社会波动的特性,而转变为对社会波动具有狂热追求的流民,曾经作过很长时间流民的朱元璋,对此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朱元璋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仇富、最歧视商人的皇帝。他认为,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生产粮食和棉花的劳动才是劳动,那些商人们整日游手好闲,从来不生产任何产品,却过着奢华的生活,显然,是社会的寄生虫。商人们成了被朱元璋首先从自己的国度里清除掉的群体。江南巨富沈万三的传说,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炉了。
据传说,朱元璋做皇帝后,沈万三屡次向朱元璋捐献资财,甚至出资修筑了从洪武门到西水门的城墙。但结果沈万三还是被抄了家,并发配云南。沈万三的许多故事真假难辨,但这些故事所构筑的那个背景一个仇富的皇帝坐在南京城里,则是完全没有错误的。为了贬抑商人,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还特意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当然,朱元璋可能没有考虑到,前者有权利穿,但却穿不起,后者没权利穿,但却都烂在了箱底。同样,商人科举、做官,都受到种种的刁难。

推崇乡村道德自治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第一个对改造自己的人民产生了莫大兴趣的皇帝。对上层社会采取严厉打击措施的朱元璋,却对底层民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友善。这可能和他的上下分治的施政方针有关,在上层,他大量采用法家的冰冷的法律以及铁血解决问题,而对下层,他却始终试图以儒家的温情的道德秩序,来建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静态农业社会。
在建国之后不久,朱元璋就推行了以村为单位的里甲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提倡村民利用心中朴素的儒家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其实有些类似于村民自治。里长由村民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担任,然后里长凭借自己的道德榜样,也就是道德制高点所赋予的权力,来仲裁本地所发生的财产、婚姻、争斗等纠纷,并负责向村民们及时传达朝廷的指示精神。
朱元璋在《大诰》里面规定:每个村子都应该定期举行村民大会,大家集中在一起来讨论村务,表扬一下近期行为高尚的村民,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德高望重的里长,有责任向村民进行道德训示,并对那些行为不检的村民进行斥责和处罚,如果这些人屡教不改,就会以顽民的名义向朝廷申请将其充军。朱元璋后来举行全国人民读《大诰》运动,就是利用了这一自治渠道,遴选出了一大批学习《大诰》先进分子,朱元璋在南京城里亲切接见了他们;也揪出了一大批抵制《大诰》的坏分子,朱元璋把他们统统流放到了边远地区。

内敛的军队
朱元璋熟悉小农的静态本性,所以他始终致力于不让许多外部因素去迫使小农离开土地,而转化为流民。打击贪官和富商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改革军队,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除了官员和地主,供养军队也是小农们的一项重大负担。如宋朝的军费开支,就一度占到过国家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当然不可能取消,所以,建立一支内敛的的军队,自然就成了朱元璋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所谓内敛,有两层意思。一是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二是在对外关系上的保守态度。
明朝建立时统计,全国总人口为6050万,而兵员总数为200万,平均30个百姓养一个兵,这在百废待兴的明朝,无疑是一个很重的负担。所以,朱元璋决定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实行军民分籍,实施卫所制。所谓卫所制,其实就是军屯,朱元璋希望政府能够做到以军养军,军费开支不再从财政开支中拨付。他把卫所周围的土地收归国有,也就是官田,要求各卫所都要从事屯种。具体规定则是:边疆地区,十分之三的部队守城,十分之七的部队屯种;内地则是十分之二守城,十分之八屯种。屯种的士兵每人分给田地50亩,动员军户全家共同耕种,配备耕牛、农具,教种植技术,征收租税。

朱元璋的努力在当时收到了成效,他曾经不无自豪地和大臣说:我养了百万军队,却不多费国家一粒粮食。可惜的是,在朱元璋之后,卫所制度迅速堕落,到了崇祯年间,军队早已不能自给自足半粒粮食,所有军费开支,仍然需

朱元璋的治国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nderB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