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三维目的:
知识和技能目的:
1、认读8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的:
通过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捞铁牛》教学设计
三维目的:
知识和技能目的:
1、认读8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的:
通过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怀丙和尚聪明智慧之间的联络,让学生掌握以事写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理解课文,体会句子中重点词语的作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明确目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注意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宋朝时候,河中府城外的八只铁牛被水冲走了,一个叫怀丙的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全捞起来了。这个故事是按事情的开展的顺序写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那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化讨论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段,考虑:从中你理解到了什么?
反响矫正:
(1)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宋朝)及地点(河中府城外)。
(2)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淤泥里,而且从中可以知道黄河发大水时来势凶猛.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段,考虑以下问题:
出示: (1)捞铁牛的原因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捞铁牛有很大的困难?
2、小组合作、讨论.
3、集体交流情况:
(1)重修浮桥,只有把铁牛捞回来才能拴住浮桥。
(2)铁牛很“笨重",每只有好几吨重;而且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没有人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
4、重点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的意思是七嘴八舌地讨论)
“议论纷纷"说明了什么?
(说明为捞铁牛大家讨论不休,一时还想不出好方法来。进一步说明了打捞铁牛的困难。)
5、此时,怀丙和尚是怎么说的?把他的话画出来。读了怀丙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怀丙很有信心,而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方法)
指导朗读第二段,要读出怀丙成竹在胸的信心。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考虑:捞铁牛前,怀丙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做了这样四项准备工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1)摸清铁牛陷在哪儿;
(2)准备两只装满泥沙的大木船
(3)两船并排拴紧,搭上架子
(4)用绳子拴紧铁牛。
2、逐句理解怀丙为什么要做这四项准备。
(1)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捞铁牛》教学设计[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