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反思
我最近的讲课在“读”和“听”的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搭石》这片课文的语言朴素而秀美,内容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所以在上课时两个班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但两个班的特点不一样,一班的同学管不,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
着学生走进了这一行走搭石的人,开始感受“搭石” ,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二、抓住关键词句感知美在教学第 3 自然段“行人走搭石”时,我引导学生
抓住“协调有序”,师生合作读,想象人们“走搭石”的画面;让学生敲击桌子发
出的“踏踏” 声,模仿一行人走搭石的声音, 从而形象地感受了课文中描写的 “踏
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引导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想象画面,
感受那藏于文字之中的美。通过学生的回答人们走搭石没有人突然止步,感受心
灵美。从而整段的音乐美、画面美、心灵美浑然一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
华。
三、多种形式地读感受美这是一篇美文,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和语言的
积累。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齐读,想象画面读
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关注朗读的层次性,通过评价性的语言,教师的
引导,层层递进。如开始通过朗读找出体现美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理解体会搭
石的美,读出美感,最后通过想象拓展提升学生的情感,朗读更富有激情。读出
了画面的美,音乐的美,诗歌的美。
3
在教学本课后,我觉得自己在关注全体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关注全体学生不能只是挂在口头的一句空口号,不管是在备课时,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时刻要有关注全体学生的意识。如在备课时就要想好这个问题我该请哪
位学生回答,我为什么要请他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我想提高他什么能力。再如,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有所关注,不能让成绩好或表现积极的学生独占课堂,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一无所获。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如画的风景图,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
深刻的怀念之情。《搭石》所在单元是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
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培养孩子们从小要有谦让,友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做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一、以“寻找美”贯穿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一开始,我就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蕴涵的情感美。接着,出示问题——“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欣赏“搭石” ,寻找美的画面。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
最新《搭石》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