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的高压缩性软弱地基。淤泥及淤泥质土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微: .
由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的高压缩性软弱地基。淤泥及淤泥质土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一种结构性土。就其成因看有滨海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及沼泽沉积四种。在中国渤海、东海、黄海等沿海地区的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城市,长江中下游、珠江下游、淮河平原、松辽平原,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和鄱阳湖四周,以及昆明滇池地区,都埋藏有厚度达数米至数十米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它的含水量接近或超过液限;孔隙比大于1,;,有的超过2X10帕;渗透系数为10〜10厘米/秒;容许承载力一般为30〜100千帕。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属现代新近沉积物。淤泥按粒度组成可以是粉土质的或粘土质的,细砂质或极细砂质的极少。海滨淤泥的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淡水淤泥则是以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淤泥含有较多的(2〜3%)和多的(10〜12%)有机质,其含量随深度而减少。淤泥的主要特性是:天然含水率高于液限,;干密度小,〜;压缩性特别高,,压缩系数为a1-2>,-3>;强度极低,常处于流动状态,视为软弱地基。淤泥按孔隙比可再细分为淤泥()和淤泥质土(孔隙比为1〜)。淤泥的自然结构变化十分敏感,结构及其强度受力破坏后能自动复原,这就是所谓的触变性。淤泥不宜作天然地基,因为它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在淤泥上进行建筑时必须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如压密、夯实,用垂直砂井排水,加速淤泥固结。有时可采用柱基,或在建筑物上部采用适应于不均匀沉降的刚性圈梁,沉降缝等结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
通俗来讲,液限就是土将要达到流动状态,超过了液限土中含水量过大,土就可以流动了。
塑限就是土又坚硬到可以捏动的状态,没超过就是坚硬的,超过了就可以任意变形了,但是也是相对的。
含水量高低:可流动状态>液限>可以变形>塑限>坚硬状态。液限越大对施工越是不利的。
可塑态与半固态的界限含水
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定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