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农字〔2020〕72 号
关于印发《“肥料深施、土壤深耕、秸秆深埋”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房镇镇、马尚街道、湖田街道农服办:
为切实提高秋种质量,确保小麦实现一播全苗,达到苗齐
至绝产
的现象。
(四)机械还田质量不高导致秸秆集中土壤喧松。玉米秸
秆切碎不均匀,旋耕导致秸秆集中于地表浅层,土壤松悬,使播
种质量下降,影响岀苗甚至岀现弱苗死苗现象。同时深层土壤
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少,地力培肥效果差,从而
影响土壤增产潜力的发挥。
二、关键措施
结合当前我区粮食生产现状,需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肥
料深施、土壤深耕、秸秆深埋“三深”技术措施。
(一)开展肥料深施。肥料分层深施是指在施基肥时,结合
深耕,把一部分肥料翻入到土壤的某一深度以下的根系集中分
布范围内,而将另一部分肥料在耙地时混在上层土壤中,或在
开沟种植作物和移栽作物时,将肥料施在沟的不同深度。其目
的是让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吸收不同层深的肥料。肥料分层
深施,整个耕层都有养分分布,有利于根系发育,氮素损失减少,
根系对磷、钾的吸收利用增加,化肥利用率提高。(二)进行土壤深耕。土壤深耕:一是可以深埋有机肥料、
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能够有效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程度,降低杂草萌发出苗,从而减少病虫草危害;二是可以不断
打破因旋耕形成的犁底层,使土质变松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
土壤蓄水、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揩
施;三是可以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
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
实现培肥地力与提高生产水平的协同效应。
(三)推广秸秆深埋。秸秆还田可以对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进行全物质利用,通过秸秆还田,作物对土壤养分的贡献和对
土壤养分的交互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同时,秸
秆中含有的氦、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返还土壤,节省肥料用
量。增加秸秆在 20 厘米以下土壤中的比例,有利于深层土壤有
机质提高,不断培肥地力。同时深埋可以有效减少秸秆携带的
病虫危害。
三、作业标准及要求
(一)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1、还田方式。采用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直接粉碎秸秆
还田,或人工采摘玉米穗后用玉米还田机粉碎秸秆还田,还田
机械应用 80 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作动力,将秸秆一次性粉
碎还田。
2、还田时间。尽量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趁玉米秸
秆青绿、玉米成熟后及早摘穗,随即还田、迅速耕翻、覆盖压
实。此时玉米秸秆中水分、糖分高,易于粉碎和加速腐殖分解,使其迅速变为有机质肥料,秸秆中的含水量在 30%以上较为适
宜。若秸秆干枯时再还田,粉碎效果差,腐殖分解慢。秸秆在腐
烂过程中容易与麦苗争抢水分,不利于小麦的生长。
3、秸秆长度。釆用联合收割机或秸秆粉碎机具,机手要正
确选择前进速度和留茬高度,还田机的刀片与地面的间隙宜控
制在 5 厘米左右,粉碎长度 3~5 厘米为宜。
4、增施氮肥。秸秆在腐烂过程中,要补充氮肥调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