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司马光》 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司马光》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翁,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翁,翁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司马光》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翁,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翁,翁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学习故事,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
教学目的:
能正确的读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背诵课文。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并背诵。
2、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
(一)、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二)板书课题。
(三)、生试讲故事。
(设计意图:图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已有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选生试读。尝试画出节奏。
(二)师范读,生感受文言文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和节奏。
生感悟跟自己读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三)。
((四)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设计意图:文言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读起来比较难,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读,降低难度,提快乐趣.)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一)师引导学习:群儿戏于庭。
(二)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和同学研讨。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互相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老师应予以点拨.
2、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老师点拨。
3、老师相机板书关键字,生尝试背诵。
4、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为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场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6)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看图片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文,积累动词。借助图片,让学生体会动词

《司马光》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