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沙河矿难
李纬娜 朱晓超 11月24日夜,随着寒流袭来,河北省沙河市气温骤降。铅色的阴云下,入冬后第一场小雪伴随着细雨,纷纷扬扬飘落。
第二天清早,记者赶到了矿难的事发现场。冷风瑟瑟中,矿区一片空旷的白色;光秃的山上河北沙河矿难
李纬娜 朱晓超 11月24日夜,随着寒流袭来,河北省沙河市气温骤降。铅色的阴云下,入冬后第一场小雪伴随着细雨,纷纷扬扬飘落。
第二天清早,记者赶到了矿难的事发现场。冷风瑟瑟中,矿区一片空旷的白色;光秃的山上,无序地排列着低矮的红砖平房。生命逝去的悲伤气息,仍在矿区流淌。
26日下午,记者获悉,“1120”矿难搜救人员在一个巷道内又发现三名遇难矿工遗体。至此,在这次矿难中,被困井下矿工达119人,死难者增至68人。
谁是罪魁?
此次矿难发生在较少出事的铁矿,而且共有五个矿连带出现事故,格外引人关注。
河北省沙河市位于北京以南420公里,煤矿、铁矿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沙河市私营和集体性质的铁矿大约在170个上下。
此次矿难肇始于火灾。而最先起火的白塔镇章村李生文联办铁矿,以及受其牵连的綦村供销社铁矿、岭南铁矿都属于民营企业。采矿许可证标明,它们的年产量在3000吨至1万吨。
尽管引发矿难的原因尚未公布,但当地比较权威的分析是,火灾是由李生文矿主井中电缆内燃引发坑木燃烧引起的,并导致巷道内大火,一氧化碳增加;又由于五个相关铁矿彼此相通,毒烟气四处弥漫,最后造成65名矿工窒息而亡。
“铁矿的地质结构不同于煤矿,不会发生瓦斯突出或爆炸事故,井下最有可能燃烧的就是电缆。”一位在河北省大型者,“铁矿的设计一般都是正规的技术设计院完成的,大多采用水泥和混凝土支护巷道,并采用阻燃电缆。我听到沙河矿难的第一反应就是电缆老化,而且肯定是用了木头支护。”
事实正如其所料。当地人介绍,李生文铁矿的暗井井架用了三卡车木头来支撑,老化的电缆内燃后,木头便成为罪魁祸首。
矿难发生后,专家要求矿井提供采掘剖面示意图以确定救援方案,有的矿主提供的图纸都是2002年的。近两年地下较大的挖掘变化情况都没能在图纸中体现,影响了救援工作的开展。
按照规定,每年私营和集体铁矿进行年检时,相关设计部门应对图纸进行年审。但既未正规设计,也没有每年送检,五个铁矿不完备的结构系统成了事故的“助推剂”。
一位参与营救组织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符合规格的铁矿一般都具有供给、排水、通风、运输、人行等八大系统。其中,人行道和通风道必须完全分开,即各个矿都应有自己独立的通风系统,不应只是自然通风。
“在井下,每人大约需要四立方米氧气,加上铁的氧化耗氧,氧气供应必须到位。这就要求各矿应有独立的进出风口,配备专业的抽风设备。但这种设备往往要花费几十万元。”这位专家介绍,出事的几个矿都无一例外没有购买这种设备,也没有设立单独的通风道。
抢夺资源酿祸端
事故发生仅一天后,外界不约而同地质疑同一个问题――明明一个矿着火,为何会导致五个矿的矿工受困遭难?
参与救援工作的通风专家李富辰向媒体明确解释:原因是五个铁矿区彼此互相连通,致使李生文铁矿一个矿井着火殃及池鱼。
河北沙河矿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