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岩石边坡工程
一、岩石边坡工程勘察
1、目的
1)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稳定计算参数。
2)分析边坡稳定性。
3)确定最优开挖坡形和坡角。
4)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措施和检测方案。
2、任务:查明以下问题
1)地貌和形5-5岩石边坡工程
一、岩石边坡工程勘察
1、目的
1)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稳定计算参数。
2)分析边坡稳定性。
3)确定最优开挖坡形和坡角。
4)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措施和检测方案。
2、任务:查明以下问题
1)地貌和形态、发育阶段和微地貌特征。
整理ppt
2)构成边坡的种类、成因、性质和分布。
3)查明岩体内结构面的类型、产状、间距、延伸性、张开度粗糙度、充填及胶结情况。
4)地下水情况,岩层的透水性。
5)地区的气候情况。
6)岩体内各岩石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3、勘察阶段的划分
通常,边坡的勘察多与建筑物的初步勘
整理ppt
一并进行,详堪多限于有疑问或已发生变形破坏的边坡。
1)初步勘察包括搜集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详细勘察对不稳定的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详细勘探、测绘、试验和观察。
3)施工勘察应配合施工开挖进行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资料。
4、边坡工程地质测绘
1)内容如:边坡的坡形与坡角、软弱层产状与分布,结构面优势方位与坡面的关系。
整理ppt
测绘范围应包括可能对边坡稳定有影响的所有地段。
2)每个地质构造不同的区段均应有测线。
对断层破碎等重要地质界线应进行追索。露头不好的地区,采用露头全面标绘法。
3)每一节理均应取样。
5、勘探与取样
1)勘探线应垂直与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米,各构造区段均应有勘探点控制。勘探点深度应穿越滑面深入稳定层2-3米。
2)重点地段可布置少量的探洞、探井或大口径钻孔,以取得直观的地质资料和进行原位试验。
整理ppt
3)物探可用于勘察边坡的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层,软弱层性质、厚度及地下水位等资料,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4)边坡的主要岩土层及软弱层均应取样,每层不少于6件。
岩石边坡破坏的几种类型: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二、开挖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图解法。
定量分析:极限平衡法、有限圆法和概率法。
根据经验,下列条件时对边坡的稳定不利:
1、边坡极其邻近地段已有滑坡、崩塌、陷穴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2、岩质边坡中有页岩、泥岩、片岩等易风化软化或软硬交错的不利岩层组合。
3、土质边坡中裂隙发育、有软弱夹层,或
整理ppt
由膨胀土组成。
4、软弱结构面与倾向一致。
5、地层渗透性差异大,地下水在弱透水层或基岩面上积聚流动,断层及裂隙中有承压水出露。
6、坡上有水体漏水。
7、边坡处于强震区或邻近地段有大爆破施工。
整理ppt
图8-8 平面剪切破坏
滑动体
滑动面
W
平移滑动的力学稳定性分析
要点:
1、单一连续滑动面
整理ppt
整理ppt
(1)滑动体的体积:
(2)滑移面AB上 总粘结力:
总摩擦力:
(3)稳定系数:
(4)边坡临界高度 将K=1和W的值代入(3)得
致滑力:
整理ppt
(5)注:在实际观测中,顺层滑动体不是ABD楔体,而是AECD楔体。EBC楔体仍保留在原处不动。这说明靠近滑体的后部产生张应力,使滑体后缘产生了许多张裂缝CE。
CBE稳定块体K>1,DCEA滑动体
张裂缝CE的理论深度:
整理ppt
①基本假设
。
,并注满水,水深为Zw。
,并沿滑面渗透
,符合库仑方程
,岩片两侧有释放面
2、张性断裂边坡单面滑动
整理ppt
W
U-水压力在滑动面上产生的浮力
V-张性断裂面上的水压力
整理ppt
②稳定性系数
式中:
(8-9)
整理ppt
三、岩石边坡的加固方法
1、锚杆(锚索)系统的设置
根据岩性、构造和软弱带的强度确定最可能破坏面的位置,形状。来考虑锚杆的方向和深度。
有效方法是通过预应力锚杆(锚索)来增加结构面的正应力。
锚杆拔出时,周围岩体破坏面形状和结构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如图5-40。对此,可粗略的对锚杆的有效锚固段定位。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2)锚固力
如图5-42,滑体处于极限平衡时,
整理ppt
当T值已
《岩石边坡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