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三星堆青铜器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面积达 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最早在 1929 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 1986 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 4800 ~2800 年,延续时间近 2000 年, 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多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1号祭祀坑全貌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现场发掘二号坑两坑出土的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青铜立人像商代晚期 人像人像高 172 厘米,底座高 90厘米, 通高 261 厘米 1986 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东方巨人” 立人像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 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脑袋后端有发际线。立人像身躯瘦高,手臂和手粗大,很夸张,两只手呈抱握状。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太阳神的化身,太阳崇拜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主持祭祀的人耳、眼采用嵌铸法铸造。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圆筒状向前伸出约 16 厘米。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阔口,口缝深长,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大兽耳向两侧展开。在额正中及耳前上下各有一錾凿形成的方孔。眉、眼描黑色,口缝涂有朱砂。青铜纵目面具《华阳载: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缺碘,甲亢病? 该面具在额部正中有一以补铸法安装的夔龙形额饰,眼、耳采用镶铸法铸造。其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 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口唇涂朱。整个造型意象神秘,风格雄奇华美。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和神灵脸方正。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眉梢末端各有一方孔。铜人面具
青铜器鉴赏 三星堆青铜器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