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教学设计[73].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句式构造。
3.结合文章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理解文章蕴含的寓意,体会作者针砭时弊的精神和积极用世的情怀。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句式构造。
3.结合文章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理解文章蕴含的寓意,体会作者针砭时弊的精神和积极用世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
2.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二、析题并简介作者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敏,奇巧而言变,和现代杂文大体相近。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
2、韩愈,字退之,河南人,号“昌黎先生"。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唐代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虽才能出众,又“有忧天下之心",却不得统治者的赏识,郁郁不乐之时写下了《马说》《昌黎先生文集》.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理解全文大意。
3.考虑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化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考虑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那么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设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考虑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那么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考虑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

《马说》教学设计[7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