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考情分析
过关检测
常识关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至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考情分析
过关检测
常识关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至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出色的散文著作之一,《孟子》分为七篇。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注释关
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蹴尔而和之
妻妾之奉
此之谓失其本心
必先苦其心志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百里奚举于市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翻译关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理解关
《鱼我所欲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答复:
用成语答复是: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答复了关于生和义的取舍问题,请写出原句:
3、《鱼我所欲也》中表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害也会挺身而出的?
7、不辩礼仪的承受万钟是为了:
8、文中和“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中心内容: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
“义”为重,应选择“舍生取义”的观点,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表达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辛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表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中心内容:本文阐述了人处于困境之中才能发奋有为,国无忧患意识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说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练造就的观点,即逆境能成才.
运用关
[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 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