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护理操作规范
灌肠技术
(一)目的:
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
减
【实用】护理操作规范
灌肠技术
(一)目的:
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
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以取得配合并嘱病人排尿。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
协助病人取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垫垫于臀下,弯盘置臀旁。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 40-60cm。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紧橡胶管。
分开病人臀部,暴露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 7-10cm
后固定肛管。
药海无涯 学无止境 专注医学领域
【实用】护理操作规范
松开血管钳,使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反应。如溶液流
入受阻,可移动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阻塞。如病人有便意,
嘱其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肠筒,减慢流速。
待溶液将要灌完时, 夹紧橡胶管, 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
擦黛篙净肛门,嘱病人平卧,尽可能忍耐 10min 后再排便,以利
粪便软化。对不能下床者,应给予
【实用】灌肠技术-护理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