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冬初苗木防冻措施
摘要:寒冬将至,苗木生产者和园林管护人员面临着如何做好“预防冻害”的工作。本文从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入手,在冬初苗木防冻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讨,希望对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果树苗木防冻技术浅谈冬初苗木防冻措施
摘要:寒冬将至,苗木生产者和园林管护人员面临着如何做好“预防冻害”的工作。本文从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入手,在冬初苗木防冻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讨,希望对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果树苗木防冻技术物理措施化学措施
前言:2009年冬,突如其来的低温降雪导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绿化苗木受冻害危害惨重。持续的降雪、融雪以及低温使苗木受冻,加之极限低温持续时间较长,而受此前多年暖冬的影响,不少园林养护者防寒意识较淡,使苗木冻害进一步加重,造成了巨大损失。
苗木的抗冻能力以及受到冻害与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下面介绍几种:
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抗旱能力也不一样,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原产地不同抗寒能力不同,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会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枝条含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抗寒能力。枝条的含水量减少、木质化程度越高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甚至出现生理缺水,就更容易遭受冻害。
枝条的休眠状态和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对抗寒能力的影响很大。枝条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就是因为这时的枝条或者未经过低温锻炼(秋末),或者已经解除休眠状态丧失了抗寒能力(早春)。枝条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对抗寒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苗木会因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而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大,极端低温过低时,冻害情况就更严重。持续低温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苗木的性质造成抗寒能力的差异。实生苗根系发达,比扦插苗抗冻能力强一些。
地理位置也会影响抗寒能力。如高尔夫球场,多处空旷地段,在没有城市小气候的情况下,绿化苗木发生冻害的情况往往比城市绿地更为严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自然灾害防治内容之一的植物防寒防冻亦不例外。一套科学合理的苗木防寒预案是确保植物免受冻害或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的前提条件。
专家建议对于寒冻灾害要做到“普遍设防、重点突破、区别情况、各有侧重”。制定相关方案时要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植物制宜。具体来说,就是提前制定好“三案”。即以“天气长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寒规划方案”;以“天气中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冻害应对预案”;以“天气短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寒冻紧急行动实施方案”
浅谈冬初苗木防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