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陈子昂吗?他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喊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古的苍凉和寂寞。报国无门,《破阵子》,就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陈子昂吗?他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喊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古的苍凉和寂寞。报国无门,《破阵子》,就是一首这样主题的悲壮诗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和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麾下炙(huī)
八百里分麾下炙:军旗下面,指军营里
五十弦翻塞外声:奏
马作的卢飞快:像……一样
2。作者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假设,抱负一样,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大方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和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诵读:注意把握好语速、语调、节奏。
2.文意理解。
【交流点拨】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和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二)深层探究
1。文本探究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交流点拨】闲居在家,没时机去战场,。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将士们竟然吃“八百里駮”这样的名牛肉——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算得了什么?表达了将士的豪迈之情。“沙场秋点兵”,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暗示了战斗即将开场。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中出现了
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交流点拨】对仗。《破阵子》这两句要求对仗。出现了“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剧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交流点拨】不是。在作者看来,“君王天下事”就是收复中原,和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5-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