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教丰学,奏响“三步曲”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三下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为例,探索富有成效的略读教学之路。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外三个方面结合课例谈了在略读课中发展自学的能力的方法。课前预习先行,“精”准要求,“略”知一二;课中旨做出提示,抑或是对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给予简明扼要的导向。如《昆虫备忘录》文前有这样一段话:“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这段提示语简洁生动,一下子就能将学生带到昆虫的世界,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提示语中交代了两个学习任务(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使课堂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先用猜谜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初读了解昆虫有哪些秘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一种,选择其中一种自学,迁移学习方法,之后提炼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方法:初读—感知—交流—迁移,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了独立阅读的指导。
(二)关注学情,“精”挑细选,略中求精
虽然略读课文要求略教,但文章均为精品,在课上,教师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教学,只能进行适度地裁剪、重组。而且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比精读课文少,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的分析,能通过课前调查,或者根据课堂前测,根据本班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讲究“简”“略”,还要能抓住文本的独特之处,确定学习重点,要努力探寻 “精”的阅读点,突出“精”的部分,融合中做到略中求精。在《昆虫备忘录》教学前,笔者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花大姐和独角仙感兴趣,于是让学生在阅读提示的引导下带着问题:你发现了昆虫的哪些秘密?自我阅读,感知文本大意,调动生活经验。在交流昆虫的秘密时,近一半学生交流的都是花大姐部分,就选择“花大姐”作为学习的范例,让学生畅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交流,利用互动分享,对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进行交流,感受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激发阅读兴趣。
(三)支架搭建,“精”当点拨,“略”见一斑
略读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又如何运用精读课中学习的阅读方法。这时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指导者,用精当的点拨引领学生阅读,有效、深入地进行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昆虫备忘录》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搭建了两个支架。第一个是在课内指导学生边读边梳理,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了表格式花大姐备忘录,这个表格的形成不单单是把文本的备忘录转化为表格式备忘录的形式变换,更是把制作备忘录的方法、内容一点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看,也引导学生制作备忘录,要学会摘取要点,摘抄注意有条理;第二个支架是借助微课,通过小伙伴制作微课的方式,以伙伴式的陈述,铺展制作备忘录的过程,梳理备忘录的内容,呈现各种备忘录的形式,打开思路,为自己的备忘录的创作铺桥搭路。这样的学习支架让学习过程可视化、趣味化,学习目标也变得直截了当。
(四)扶放迁移,“精”研细思,略中得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让思维和情感活动主动积极参与,加深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正如林语堂说过:“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昆虫备忘录》
略教丰学,奏响“三步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