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老年人体检显示帕金森病治了震颤别忘抑郁.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球一半帕金森患者在中国
○帕金森的治疗关键要早,在治疗的起始阶段就要选对药
○除了缓解震颤症状外,还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症等给予充分的关注
今天是第14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提起帕金森的治疗,以前神经科的医生们只能摇头叹息,因为方法实在太少了,只有寄望于“左旋多巴胺药物”这一种武器。
不过,帕金森病的治疗发展到了今天,不仅出现了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物,晚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还可以寄希望于脑起搏器。而在未来,干细胞移植更会成为帕金森治疗的新方向。
针对帕金森治疗的新情况和新进展,本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城中多位在帕金森治疗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专家们强调,帕金森的治疗关键要早,在治疗的起始阶段就要选对药。而在治疗过程中,除了缓解震颤症状外,还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症、药物副作用等给予充分的关注。
数据
全球一半帕金森患者在中国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主办的“携手健康·共筑希望”帕金森患者关爱主题活动广州站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王丽娟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有200万帕金森患者,占全球帕金森患者总数的一半。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的人患有帕金森病,据此估计,仅广东省就约有11万帕金森患者。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比重不断升高,每年新增约10万病例,未来几年帕金森病防治形势将更为严峻。
症状
并非只有震颤和僵硬
震颤和僵硬是帕金森病广为人知的症状。但便秘、失眠、胃肠道症状、抑郁等现象其实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现,这对很多市民来说则是陌生的。王丽娟指出,上述这些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帕金森病除了会给患者带来运动系统方面的症状,如平衡姿势不稳、手脚僵直、睡眠障碍等之外,还可能带来精神和心理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陈玲副主任医师介绍,调查统计发现,近五成的帕金森病人伴有明显的焦虑和忧郁症状。
广医一院神经内科的邵明教授指出,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不仅要关注震颤、强直等运动症状的缓解,而且也要减少运动并发症以及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才能真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中山一院神经内科专家刘焯霖教授表示,帕金森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目前也已被纳入疾病治疗范畴内。“可以采取心理疏导和抗焦虑药物双管齐下,一方面让病人意识到这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可以跟随人体几十年,不会影响寿命;另一方面则尽量通过药物来帮助其解除焦虑感。”
诊断
非运动症状单独出现≠帕金森
随着近年来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重视,是否能利用其判断早期帕金森病也成为患者关心的热门话题。对此,专家表示,非运动症状如果单独出现,则不能作为确诊帕金森病的依据。
“毕竟便秘、失眠、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都太过普遍,很多科的疾病都可能表现为这些症状,因此,它们并不存在指向帕金森的特异性。”陈玲表示,必须有运动症状如肌强直、震颤、运动减少及姿势步态障碍等,同时可伴有非运动症状,而且服药有效,才考虑诊断其患有帕金森病。
“患者不用太担心非运动症状曾出现而没有被重视,从而错过早期诊断发现,因为大多数时候而言,还是运动症状先出现的,70%患者都是以震颤为首

中老年人体检显示帕金森病治了震颤别忘抑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