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共2312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共2312字).doc大学美育教学路径(共 2312 字)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 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 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 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 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 需要美感修养, 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 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 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 “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 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 如果是这样: 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 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 但因考试未能及第, 与美术无缘。试想: 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 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 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可见, 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 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当今社会, 尤其是当今大学生, 他们并不缺乏知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 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 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 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 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 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一) “美育”途径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 不懂审美, 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美育”需要多途径地进行, 审美也要从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出发。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他认为:“美感的差异性, 源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同样, 人类活动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与生活目的直接联系性, 然而美与美感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 是具体的、感性的, 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才能把握它”。(二)通过艺术欣赏来进行“美育”和“审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中追求情感升华, 提高自身素质, 这就是“审美”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也取决于它的普及性。虽然目前让艺术普及与现实存在差距, 但如果不进行普遍的“审美教育”, 这种差距将会愈来愈大。审美教育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值得我思考的是: 艺术专业往往也会把技能与“审美”教育混为一谈, 还未能分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方式的区别, 艺术技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 技术不等同于“审美”, 也就是说: 有好的技能并非就有好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共2312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