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简易呼吸器
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将患者的嘴张开,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开放气道
下颌与耳垂连线大概与地面垂直
托下颌法
仰头抬颏法
腹部冲击法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
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 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
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颌。
仰头
开口: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托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效果肯定,但费力,有一定技术难度。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
开放气道---托下颌法
当清醒患者突然不能讲话、咳嗽,并有窘迫窒息症状,或在头后仰或三步法开放气道(仰头、开口、托下颌)后,仍不能进行有效正压通气,吹气有阻力或胸廓不能抬起,考虑气道异物或分泌物阻塞。
如为气道异物梗阻(FBAO),可采用Hemlich手法(腹部冲击法)予以排除。
开放气道---腹部冲击法
立位或坐位有意识的患者:急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着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位置处于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用另一手抓紧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使膈肌抬高,气道压力骤然升高,这种压力足以产生人为咳嗽,把异物从气管内冲击出来。
合并症: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等。不应将手掌放在剑突上或肋骨下缘,否则增加并发症发生。
开放气道---腹部冲击法
CE手法医护工作的责任心、爱心
使用面罩-EC手法
使用面罩-EC手法
使用面罩-EC手法
挤压球囊
单手或双手规律、均匀地挤压呼吸囊,挤压球囊时间应长于1秒钟,每分钟15次左右,吸呼比1:-2
挤压球囊
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将气体送入肺中,同时观察。
胸廓起伏
鸭嘴阀开放
面罩有雾气
面色口唇颜色
观察与监测
注视患者胸部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上升与下降
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正常运作
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听诊呼吸音、
生命体征、氧饱和度
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将病人仰卧
清除口腔与喉中任何可见异物
开放气道
面罩盖住患者嘴巴与鼻子,并以EC手法固定
用另一只手挤压呼吸器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正常换气
终末处理
技术数据
挤压球体频率(呼吸频率)
-成人:12-15次/分
-儿童:14-20次/分
-婴儿:35-40次/分
技术数据
死腔量:- 成人面罩150ml - 小孩面罩95ml
- 婴儿面罩28ml
安全阀压力
-大人:60cmH2O
-小孩:40cmH2O
气囊容量与最大吐出量
技术数据
成人1500----1350ml儿童550----350ml婴儿280----100ml
操作注意事项
面罩的选择决定最佳使用效果
氧流量是否足够,以保证储氧袋充满氧气;
无氧源的情况下,请将储氧阀、储氧袋卸下.
如病人使用气管插管,请将面罩卸下,直接与气管插管连接使用;
不能在有毒的场合使用(如使用需配置毒气过滤装置)
在使用中应随时注意 ---- 有无发绀的情况 ---- 适当的呼吸频率 ---- 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 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牢
检测1
用一只手挤压球囊,用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球囊快速膨胀,说明进气阀有效
检测2
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球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球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手缝中逸出,说明进气阀能有效防止气体倒流
检测3
把储氧袋放在鸭嘴阀连接口,挤压球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鸭嘴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病人
检测4
用一手关闭病人的接口,按压球囊数下,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活动,说明减压装置能正常工作
检测5
挤压皮囊后,用一手关闭吸入阀的储气阀接口,皮囊会慢慢地膨胀,说明氧接头是通畅的
清洁与消毒
1 将污物清洗干净。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置入 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10小时后清水冲洗 晾干。
3特殊感染患者,应用环氧乙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