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运河治理与文化传承之杭州方略.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运河治理与文化传承之xx 方略
xx、xx、李冲、xx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
摘要:
随着近年来京杭大运河治理开发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依然面临着众多矛
盾和问题。传承运河文化,加大对运期就对
运河内河中东河进行了疏浚, 1982 年对中东河长达十多公里的河道进行了综合
治理,开辟了十里河道、绿带走廊。同时还对余杭塘河、贴沙河、上塘河一些
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
2)历史遗存保护修缮
一是修建桥梁。建国以后,为提高市区道路通行能力,适应现在的交通要
求,在运河杭州段自南而北建了 21 座桥。现在运河主航道上真正的古桥就是拱
宸桥,其他桥梁都是后来新建,有的可能是后来改造的;二是按照 “真实性、完
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原则和 “修旧如旧、似曾相识 ”理念,完成了拱宸桥、
高家花园等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推进小河直街、桥西街区、塘 栖古镇、珠儿潭、大浒
2 路、大兜路、清代杭州海关、通益公纱厂旧址、同福泰官酱园、国家丝绸 仓库、香积寺石塔、富义仓、郭璞井、广济桥、乾隆御碑等历史建筑、历史街 区和文化遗址的保护、修缮和恢复。
3、打造运河景观带
杭州按照构建 “梦幻未来区” 、 “都市风情区 ” 、 “历史风貌区 ”、 “城郊江畈区
和 “塘栖古镇区”的思路,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一期工程,再现了以 “一馆二带
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为重点的运河系列景观。
2007 年— 2010年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 2007年建成开放了 “一廊二
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为主体的运河系列新景观; 2008 年推出运河 ——
钱塘江、余杭塘河、上塘河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共开工、续建53项建设工
程; 2009年推出 “一寺一厂三区三馆五街九路”系列重点项目; 2010推出 “一带
一馆一园两寺两址三居七路八街”运河景观,以路、河等设施有机更新带整治、
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带动运河新城的 “城市有机更
新”。
4、创新运作体制
杭州按照 “统一领导、市区联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原则,对运河综合
保护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实现了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配置
力的 “三力合一 ” ,调动了市、区、部门多个积极性。
一是管理架构创新。杭州市委市政府牵头组建了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
合保护委员会,与市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
办公。成立了市属国有独资企业 —— 杭州市运河集团,与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
会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二是投融资创新。杭州市政府按照“坚持标准、自求
平衡 ”原则和 “市场化筹资、多元化投入”思路,充分调动市运河集团和 3 个城区
的积极性, “借地生财为主、财政投入为辅” ,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保护
开发资金。
xx 经验:
治理+文化传承
通过杭州的运河治理经验,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整套运河整治开发的解决方
案:
、坚持 “还河于民,为民解难,为民造福 ”理念
把 “还河于民、为民解难、造福于民”作为运河综合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通过对沿岸住宅、单位进行就地整治或整体搬迁,恢复运河的生态功
能,改善运河的生态环境,创造宜人的滨河环境,全线打

大运河治理与文化传承之杭州方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