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岳飞一、人物简介岳飞( 1103 — 1142 ), 字鹏举, 宋代相州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民族英雄, [1-3] 抗金名将。他精通韬略, 也精于骑射, 并善诗词、书法。岳飞治军, 赏罚分惩, 纪律严明,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 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 一贯主张积极进攻, 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二、人物故事 1、武艺初露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趋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 300 人的骑兵小队前往魏县李固渡进行侦察。忽与金兵遭遇。飞一马当先, 冲杀过去, 轻取敌将首级, 宋骑随后掩杀, 金兵逃窜。初次小战, 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2 、坚持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 不料被金军骑兵截断, 前军兵力单薄, 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 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转移, 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 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今河南濮阳) ,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五月初一, 康王赵构在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 即位, 是为南宋高宗, 改元建炎。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 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 25 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 社稷有主, 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 彼方谓吾素弱, 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 奉车驾日益南, 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 1127 年( 南宋建炎元年) 八月, 岳飞渡河北上, 投入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营中。张所知悉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 便留他在“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 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 继而又升为统领, 后又升为统制, 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然而高宗、黄、汪等为了向金人乞和, 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 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 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 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3 、激愤七月十八日, 即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 宋廷传来班师诏。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 上书争辩说: “金虏屡经败衄,锐气沮丧。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隔了两三日, 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 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迹、经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