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5二力平衡 雷锐锐.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3。5 二力平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根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高中学衡的根底,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第三章 3。5 二力平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根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高中学衡的根底,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二力合成等知识为根底,进一步学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通过观看图片,从已有知识出发,引入物体的平衡状态;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和,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体会图像、控制变量等分析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会物理和生活的严密联络。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根本思路是: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根底,以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点拨为根本方法。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学会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力学的知识点已经通过力、重力及力的合成的学习有所理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接触过力的平衡(如吊灯),本节课在原有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学衡的条件.
四、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
(2)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3)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简单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观察才能、实验探究才能、分析概括才能,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浸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进步科学素养.
(2)通过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六、教学资源
1。器材:木板、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观看图片,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考虑、交流讨论。
新课授课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在两个或几个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理学中就称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定义:
假设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问:静止的书和电灯,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降落伞和小车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讲授: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木板静止
(a)

(b)
老师演示:用线将两木板连接起来,按如图(c)所示拉弹簧

3.5二力平衡 雷锐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42 KB
  • 时间2022-05-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