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捕蛇者说》一. 本周教学内容: 《捕蛇者说》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作者简介。 2.“说”的特点。 3. 每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及其段意概括。 4. 衬托、对比写法及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三. 新课讲解 (1 )以下为本课出现的需要识记的生字,要求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写对字形啮( niè ) 腊( xī ) 挛( luán ) 踠( wǎn ) 瘘( lòu ) 疠( lì ) 嗣( sì ) 莅( lì ) 蹙( cù ) 殚( dān ) 踣( bó ) 徙( xǐ ) 募( mù ) 曩( nǎ ng ) 隳( huī ) 恂( xún ) 缶( fǒu ) 藉( jiè ) 悍( hàn ) 食( sì ) 俟( sì ) (2) 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应了解它的本字, 在朗读时, 通假字读其本字的读音非死则徙尔。其中“尔”通“耳”,罢了。 2. 词语: 本课应掌握的文言词语及其意义。章:花纹。聚:征集。莅事:管理政事。戚:悲伤。涕:眼泪。向:假如。是:这。齿:年龄。安敢:怎么敢。顿踣: (劳累得)跌倒在地上。隳突:骚扰。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食:喂养。熙熙:快乐的样子。于是:在这件事上。嗣:继承者。毒:怨恨。俟:等待,文中有希望之意。走:奔向,趋向。募:广泛争求。岁:年。何如:怎么样呢。 3. 重点语句的翻译: (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 翻译: 可是得到它把它晾干做成药饵。(2 )其始, 太医以王命聚之, 岁赋其二。翻译: 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3 )永之人争奔走焉。翻译: 永州人争先恐后地去做这件事。(4 )言之, 貌若甚戚者。翻译: 说这话的时候,样子好像很悲伤。(5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翻译: 你要哀怜(我), 使我活下去吗?那么, 我从事这个差事的不幸, 还不如恢复我的赋税不幸更厉害。(6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翻译: 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7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翻译: 从前与我祖父一同居住的人,现在他们十家中剩不到一家了。(8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4. 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的作者柳宗元, 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 793 年) 中进士, 十四年( 798 ) 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唐顺宗永贞元年( 805 ) ,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 7 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半路又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是当时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司马是刺史的助手,有职无权,因此,柳宗元即使想能有一点作为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被编管的“人(罪人)”,心情抑郁可想而知。但此时的他仍关心社会问题,常常询问民间疾苦,仍以著文的方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唐宪宗元和年间,赋敛极重。当时全国税户比玄宗时期少 3/4 , 而兵员却增加 1/3 , 弄得民不堪命。柳宗元在永州亲见此种情形, 对百姓疾苦深切同情。《捕蛇者说》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本文是一篇说。说, 是古代文体名, 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 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一事一议, 即借一件事或一
《捕蛇者说》开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