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1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JGJ ***-201*
planation of Working in This Code……………………………………………………………….18
Normative Standards…………………………………………………………………………………19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0
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总那么
为标准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应用防火隔离带的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平安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以混凝土或砌体为基层墙体、采用可燃保温材料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法规的规定。
术语
防火隔离带(fire barrier zone)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设置在可燃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分布,高度方向具有一定尺寸,并能阻止火灾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
防火隔离带构造做法(structure of fire barrier
2
zone)
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同步施工,将防火隔离带所有组成材料固定在外墙外侧的具体方式,包括防火隔离带位置、规格尺寸、保温材料类型、粘贴方式及面积、锚栓数量及分布、防护层材料类型及厚度、饰面材料类型等。主要有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构造做法和保温装饰板防火隔离带构造做法。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fire barrier zone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on walls)
采用某种防火隔离带的某种可燃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总称。
单点锚固力(anchoring force on single point)
在不考虑粘结力的条件下,防火隔离带或外墙外保温系统从基层墙体上拉出时,每个锚栓平均承受的抗拉拔力。
2
3 根本规定
采用防火隔离带构造作法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标准的有关规定。
防火隔离带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配套供给。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应能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能力,并以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试验结果作为判定防火隔离带是否有效的根本依据。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包括防火隔离带施工工艺,施工前应采用与施工技术方案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防火隔离带样板件。
防火隔离带应具备一定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隔离带热阻不得小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的40%。
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芯材燃烧性能等级应不低于B2级,氧指数应不小于26%;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芯材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4
防火隔离带宜采用工厂预制的制品现场安装。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防火隔离带应满足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年限要求。
4
4 防火隔离带性能要求
符合防火性能试验要求的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做法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当防火隔离带的材料种类、尺寸及设置间距有一项改变,或者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保温材料种类有一项改变,以及保温材料厚度超出上限时,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试验方法?进行防火性能试验,。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要求
工程
性能指标
内部火焰蔓延
水平准位线2热电偶的温升不得超过500℃或持续时间少于20s
外部火焰蔓延
水平准位线2热电偶的温度不得超过600℃或持续时间少于30s
灼热燃烧
不得超过水平准位线2或在水平准位线1和2之间到达副墙的外边界
机械性能
不得出现垮塌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进行耐候性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性能要求
工程
性能指标
外观
无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现象
抗风压性
无断裂、分层、脱开、拉出现象
拉伸粘结强度,kPa
防护层与保温层
≥80
保温
最新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