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里务工,因此,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在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学校难以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对其学习及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父母教育的缺失,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如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旷课、说谎等问题较多,导致他们的成绩难以提高。
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阻碍西部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环境的落后。一是因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教育的需求,学校环境简陋,没有标准的操场、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也限制了留守儿童课外实践的开展,影响了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因为西部条件的落后,缺乏专业的教师,致使西部农村教师质量及数量的缺失,教师的知识水平较低,且年龄偏大,无法与先进的教育观念接轨,教学理念及知识欠缺,无法给予学生高质量的教学。另外,由于教师数量的不足,教学的任务繁重,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且很多教师仍然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情况。
虽然教育部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了一些措施,但多数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没有及时对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且留守儿童的资料更新不及时,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另外,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汉族文化教育为基础,专业院校出来的教师,即使是懂当地的语言文化技能,也难以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西部地区当地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与传播。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解决措施
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转变自己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能将其当做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是提供经济支持就行;也不能认为上学无用,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早早辍学打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需要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来说,最好是由父母其中的一方做监护人,尽量减少因父母外出给子女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家庭条件较差,需要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则需要尽量增加回家探亲的次数,或者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密切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引导。另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多与子女进行交流谈心,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以便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在假期时间,并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将子女接到身边,联络感情,增加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样也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在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的情势下,学校应该发挥自身作用,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家庭状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鼓励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并注重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沟通,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