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经济法的价值.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经济法的价值
邱悦颜 摘要: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准确把握经济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认识经济法。经济法的价值是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价值的社会性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依据。

关键词:经济法; 从19 世纪末至20 世纪70 年代,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已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资料日益为少数资本家所有,自由市场经济进入垄断市场经济。而竞争的孪生兄弟――垄断的出现必然导致限制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反过来又影响和否定竞争,扭曲价值规律,侵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市场机制失灵,人们逐渐对“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产生质疑。这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不同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干预,如作为资本主义的后起国家的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不得不借助国家权力对一些重要物资及价格进行国家管制,这直接导致1914年8 月《授权法》、《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确保战争时国民粮食措施令》等一整套战时经济法的出台,以及战败后,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德国又不得不运用国家权力扶植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化而颁布了《卡特尔规章法》、《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法。而美国则由于19 世纪末形成的国内垄断问题,先后从1890 ―1914 年颁布了著名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来限制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开始一改自由放任的传统对社会经济实施干预。加上1929 ―1930 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最终宣告“自由放任”主义的古典经济学的破产。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了一系列大量贷款、刺激私人的投资、大兴公共事业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颁布了《银行法》、《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促进“新政”的推行。而真正把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推向高潮的是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他提出了“看得见的手”这一命题,认为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调节已不可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解决当前的失业和资本主义的痼疾――经济危机,极力主张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并宣称:“政府机能的扩大,从19 世纪政论家看来,或从当代美国理财家看来,恐怕是对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要辩护,认为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又是必要条件,可以使私人策动有适当运用。”这一理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策,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经济立法。虽然很多学者称这一时期的经济法为战时经济法或危机对策经济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法律既不同于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法,也不同于把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看成是外生变量的行政法,这些法律把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看成是内生变量,并着眼于调整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这就是现代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后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滞胀”出现,国家干预失灵,以供给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卷土重来。供给学派不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必要的干预,但坚决反对国家“全面、过多、过细、过分”的干预。认为经济生活应

论经济法的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刘禅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