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宋代市民消费的特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宋代市民消费的特点
马媛媛 摘要:宋代是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居民的消费属于大众性日常品的消费,服务性消费占有很大比重,同时精神消费也作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起来。
Abstract: The杂,灯光照天”,这种从空间和时间上的突破,实际上也是中国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城市中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这两大环节能顺利进行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制度背景。进入宋代后,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成为主体;与封建地主相对的佃农,在租佃制下所处的地位有所改善,由依附性租佃关系走向契约性租佃关系;国家的赋税由税人为本转为税地为本,货币税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这一制度背景下,农业生产及手工业生产都比前代社会极大的活跃了起来。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前,社会消费的对象主要是农业,城市市民阶层相对脱离农业是社会分工导致农业人口裂变分流的结果,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之上的,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的产量增加,种类繁多,也反映出社会对消费农业的层次水平的更高要求。而宋代由于劳动工具的改进,耕作制度的合理等有利条件,使农业内部出现了因地制宜、集约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趋势,并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售,这种纯粹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产品的商品性十分清楚。
北宋的手工业也分为官营和私营两大类,由于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皇室服务,所以也随着封建中央官府的迁移而改变设置地点,因此北宋的东京也是官营手工业最集中的地方。官营手工业一般承造皇宫用品和成本较高的物品,如军器制造、金属制造业、矿冶业、造船业、建筑业等等,官营手工业满足的是统治者的奢侈性消费,其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负担起普通民众对手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北宋时代,以汴京为例,其城市商业的发展在极大的比例是依赖于普通百姓的,其消费水平也应该是以普通消费为主。
虽然由于史籍中关于北宋汴京人口的记载不详,导致后人研究结论说法各一,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北宋官方的几次户口统计进行分析,根据周宝珠先生的估计,“在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新旧城里10厢共有97750户,从此总计,真宗时之东京城约为11万户左右。”[2]这11万户指的是普通户籍,在汴京还有驻军约10万人,皇宫人数1万以上,僧尼道士二三万人,另外还有妓籍与无职游民[3],然而这些特殊户籍数与普通户籍数相比自然相去甚远,所以市场所要面对的消费主体应是普通百姓,市场上提供的商品便不会有过多的奢侈品,而是应以日常生活消费品为主。
从《东京梦华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商业的记载,其中驰名京师的各种店铺就有一百多家,经营生活日用品的店铺规模已经不小,那些金银彩帛交易之所,更是“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3]而医药铺店是另一大行业,既有综合性的医药房,又有各种专业性的铺子,加上各地来京的货药者,可以说,这一行业在室内随处可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记载:“马行北云,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4],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除此之外,还有米铺与米市、肉铺与肉市、鱼行与鲞铺、酒

试论宋代市民消费的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司棋夸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