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造就酷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特性化阅读”为核心。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熟读精思、切己体察、潜心品评、多元解读,甚至在修改文本等“读书”活动中,与文本对话,与他人沟通。通过引导学生“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怀疑,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生生沟通、师生沟通,共通有无、相互启迪。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沟通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缘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必须见过草地吧,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在草地上玩过吗?都玩什么嬉戏呢?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相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检查自读状况。
4、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5、你见过蒲公英吗?
三、理解感悟,朗读指导。
1、再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宠爱的一种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沟通汇报。
沟通重点: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相互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2〕、“我”发觉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缘由。
〔a〕“我”先发觉了什么?又发觉了什么?有了新发觉后我们有哪些改变?
〔b〕这一局部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方:“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始终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觉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 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始终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此时此刻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相识的否认。“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洁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简单说清晰的现象讲清晰了。
3〕、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作者为什么会发觉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缘由呢?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学生酷爱大自然、视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好。懂得只有细心视察,才能发觉事物的本质,才能发觉生活中的美。
4、你平常喜爱花草吗?有什么新的发觉吗?
三、你最喜爱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摘蒲公英”嬉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嘉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缘由。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爱的花?
3、为什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