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3 (4).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学会“桑、轼、亦、宜"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体会诗人笔下描写的水的美。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有关的古诗?介绍给大家。
作业默写今天学的两首古诗。
资料
【同前六首】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斋
白浪茫茫和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主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
借问江潮和海水,何似君情和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古
海底飞尘终有日,,船头一去没回期。斋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主
(浪淘沙令、卖花声、曲入冥、卖花声、炼丹砂、过龙门)  (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 .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有此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覆盖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假设有假设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擅长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妙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风光增添了荣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和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二首-3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