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本文导读: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 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 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
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本文导读: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 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 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
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
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明清时代闭关锁国学者指由,从
海禁”、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这三个方面看,即使 是明清官方的政策也不是长期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执行
中实际的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上看,同样不是。另外,明清 两代,明朝虽然在明前期至隆庆开关时期近乎全面海禁,但 仍然在十六世纪中期隆庆开关时开放了漳州月港一处口岸。
明代禁海时期约占75%,开海时期约占25%。在鸦片战争前 的清代,禁海时期约占15%,开海时期约占85%。
闭关锁国政策利弊兼而有之:
正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 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 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负面影响: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 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
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 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 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O 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减少与外界 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
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