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10)
学科、专业简介
韩国语系始建于1995年,2002年设立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韩国语系朝鲜语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本学科下设韩国语语言学研究、韩国文学研究、韩国文化研究、韩国语翻译理论与实践4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3人。近5年,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先后承担了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出版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40篇;承担教材研究和编写项目6项,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在外交、安全、军事、经贸等政府部门及企业工作。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
能独立开展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位论文有一定独立见解,有一定的理论和创新意义;
4、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4个方向,各方向的培养目标如下:
1、韩国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韩国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学研究基本方法;了解韩国语语言学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2、韩国文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地阅读韩国文学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掌握韩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韩国文学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韩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3、韩国文化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韩国社会文化基本知识;主要研究韩国传统文化、朝韩历史文化、中韩文化比较,以及东北亚区域文化,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研究等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4、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韩、韩中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能;了解韩国语翻译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韩国语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3年。前2年进行课程学习,后1年进行教育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提前进行论文答辩: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均为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延迟毕业须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38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非学位课16学分,参加讲座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1门课程, 2学分。
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2门课程,4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共24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8次
总计
共38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不少于6页(A4纸)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每位研究生应至少参加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专业课程设置
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学
位
课
专
业
必
精品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