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压抑:产妇在产后2-3天内发生轻度或中
度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易哭、易激怒、忧患、不
安,有时喜怒无常,一般在几日后自然消失。产
后压抑的发生与产妇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急剧
下降、产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见一般于产后一周乳腺管畅通后自然消失。也可用以下方法缓解:
尽早哺乳:
外敷乳房:
按摩乳房:
佩戴乳罩:
生面饼外敷:
服用药物:
乳腺炎护理:轻度乳腺炎时,在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并按摩乳房,轻轻拍打和抖动乳房,哺乳时先喂患侧乳房,因饥饿时婴儿的吸吮能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哺乳时应充分吸空乳汁,同时增加哺乳的次数,每次哺乳至少20分钟。哺乳后充分休息,饮食要清淡。
乳头皲裂护理: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时产妇取舒适的姿势,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疼痛严重时,可用吸乳器吸出喂给新生儿或用乳头罩间接哺乳。
催乳护理:对于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应指导其正确的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间哺乳,调节饮食,同时鼓励产妇树立信心。此外,可选用以下方法催乳:
中药涌泉散或通乳丹加减,用猪蹄2只炖烂吃肉喝汤。
针刺合谷、外关、少泽、膻中等穴位。
退乳护理:产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应尽早退奶。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进汤汁,但有半数产妇会感到乳房胀痛,可口服镇痛药物,2-3日后疼痛减轻。目前不推荐雌激素或溴隐亭退奶。其他退奶方法:
可用生麦芽60-9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配合退奶
芒硝250克分装于两个布袋内,敷于两侧乳房并包扎固定,湿硬后及时更换,直至乳房不胀为止
维生素B6200mg口服,每日3次,共5-7日。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母乳喂养指导
一般护理指导
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休息:充足的休息对保证乳汁分泌是十分重要的。
营养:泌乳所需要的大量能量及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产妇的饮食来保证的。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及哺乳期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成分较未孕时高。产妇营养供给原则:
产妇营养供给原则
热量:每日应多摄取2100Kj,但总量不要超过8370-9620kj/d;
蛋白质:每日增加蛋白质20g;
脂肪:控制食物中总的脂肪摄入量,保持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25%,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mg;
无机盐类:补充足够的钙、铁、硒、碘等必需的无机盐
饮食中应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及谷类
锻炼:产妇营养过剩可造成产后肥胖,配合适当的锻炼一维持合理的体重。
喂养方法指导:每次喂奶前产妇应用香皂洗净双手,用清水擦洗乳房和乳头,母亲及婴儿均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最好坐在直背椅子上,如会阴伤口疼痛无法坐起哺乳,可取侧卧位,使母婴紧密相贴。
哺乳时间:
哺乳方法:
注意事项: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一般指导:产妇居室应清洁通风,合理饮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家务及婴
儿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和会阴部清洁,保持良好
的心境,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方式。
适当活动: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
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
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
推迟活动时间。产后2周开始做膝胸卧位,可预
防或纠正子宫后倾。
出院后喂养指导: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评估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知识缺乏的产妇及时进行宣教;
保证合理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乳房的卫生,特别是哺乳母亲上班期间应注意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上班的母亲可于上班前挤出乳汁放于冰箱内,婴儿需要时由他人哺喂,下班后及节假日坚持自己喂养;
告知产妇及家属如遇到喂养问题时可选用的咨询方法
产后健身操:产后健身操可促进腹壁、盆底
肌肉张力的恢复,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预防
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根据产妇的
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练习
一般在产后第2日开始,每1-2日增加1节,每节
做8-16次。出院后继续做产后健身操直至6周。
产后健身操
第1节:仰卧,深吸气,收腹部,然后呼气。
第2节: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进行缩肛与放松动作
第3节: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双腿轮流上举和并举与身体呈直角。
第4节:仰卧,髋与腿放松,分开稍屈,脚底放在床上尽力抬高臀部及背部。
第5节:仰卧坐起。
第6节: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旋转动作。
第7节:全身运动,跪姿,双臂支撑在床上,左右腿交替向后背高举。
产后健身操
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日之内禁止性生活。
根据产后检查情况,
健康教育大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