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侍坐》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设计:陈彪
三维目标
1、认识有关《论语》的知识,认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
五、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评)
(一)着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
(二)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不认识我们。(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

用。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3、浴乎沂——介词构造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为国以礼——介词构造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理想和性格。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剖析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
一、学生议论: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区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
二、学生讲话,教师明确(评)
1、这是一篇以记述为主的记述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拥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述了孔子师生讲话的整个过程,不单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当把它当作一篇记述文。
2、全文能够根据内容区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三、品味四弟子的理想和性格。学生合作沟通,师生明确。(评)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能够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理想和什么性格特点?
1、四弟子理想: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可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侍坐》教学设计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从原文剖析四弟子性格:(学生自主提炼)
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鲁莽(或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讲话。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其中等国家,即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只要要三年就能够治理得很优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
子中,子路年纪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靠近,所以说话较少拘束;但孔子话
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率先讲话,确也反应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逊、实事求是(冉有:谦逊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能够治理一其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

《侍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2-05-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