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心得
课程改革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枯燥说教模式早就被贬为落伍之列。再也没有听到“政治课嘛,给学生指一指,让学生背一背就行了……。”因为大家都已领教了近几年考查学生的模式,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变革:客观题少了,主观分析题多了,空谈理论的少了,能实际应用的多了……显而易见,其宗旨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么新课标下的课我们该怎么上?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伴随课改浪潮的风起云涌,去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这方面我们谁也不能等闲视之,袖手旁观,在与同行教师的不断探索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方法。
一、注重课堂导入技能
一堂课如何开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一锤就能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上好这一堂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导入技能,不过不同的教师运用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新课,由身边的人和事导入新课,提问设疑导入新课等,也可根据课堂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导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这种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且还应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精彩的导入似火,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似石,能激发学生智慧的浪花。
二、教学过程中应重理论联系实际
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所分析的问题使人感觉到“有血有肉”,合理而不空洞,实在而不漂浮,经过分析后,都觉得是这么回事,由此使学生因“信服”而“接受”,否则的话,就如“空中楼阁”,使人摸不着边际,学生难以信服接受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累丰富的典型事例,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让学生参入到教学中来,广开言路,开拓视野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应总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唠叨个没完,教师把自己累得不行,可收效甚微。让学生参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其他信息,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只有贴近生活的脉博,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才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里面既包括每一次的测验,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课堂发言,都应及时把你的评价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改正和发扬,把握好“这一评价反馈时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五、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仅仅强调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贮存,那么,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