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的构造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五十四页。
轮椅的分类于基本结构
轮椅分类很多,如普通轮椅、折叠式轮椅、电动轮椅、截肢患者轮椅、站立轮椅、竞技轮椅和儿童轮椅等。
普通轮椅的基本结构包括车架、车轮、刹车装置、椅座、靠背等结构组成。
十四页。
选择轮椅的原则
行动方便:根据身高、体形选择轮椅座位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位置稳定:腰腹肌较弱者,座位过宽大或扶手偏低都会失稳;高位截瘫患者加头托,腰背处加辅助垫或固定背带
舒适:适当柔软的、透气的坐垫,扶手、脚踏板的高度
压力分布均匀:防压疮坐垫或形状接近臀部外形、轮廓曲线缓和的椅垫,有效地分散坐骨的压力
结实、可靠、安全:制动系统、表面光滑
实用性: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可折叠
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
考虑残疾的种类、性质、程度、年龄、使用场所、职业、生活方式、经济实力等
首先应评定患者上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即驱动轮椅的能力,驱动时消耗能量少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根据驱动轮椅的能力
完全不能操纵者:如上肢肌力完全丧失者、智力严重障碍者、有失用症者可选用电动轮椅或由他人推动
肩肘肌力正常,但手指麻痹或挛缩不能握轮圈者可在手轮圈上安装推把或加粗推把,前臂能旋前者用水平式推把,前臂呈中间型者用垂直式推把,如无推把可用自行车内胎剪或劳动手套涂胶来代替推把
一侧上肢运动能力丧失者可以使用偏瘫轮椅或电动轮椅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根据移乘轮椅能力
双上肢肌力弱的患者可用装卸式扶手,脚踏板外开式或拆卸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
根据患者姿势和肢位
髋关节伸展位挛缩者选用靠背可调式轮椅,使髋关节角度能够保持坐位
膝关节伸展位挛缩者应使用脚踏板可调节式的轮椅
双下肢完全瘫痪者应有腿托带或脚踏板上有足跟套
双下肢膝上截肢者选择大轮轴靠后的轮椅或者在脚踏板上放置重物,使身体重心保持平衡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根据用途和场所
体育运动轮椅:应该根据躯干功能情况选择轮椅的扶手、靠背的高低、运动轮椅没有闸
城市用:标准型轮椅,前轮5英寸即可且为实心的,大轮为充气式
路面较差:前轮至少要8英寸,应是充气式轮胎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标准轮椅结构与功能
大车轮:51、56、61、66cm
手轮圈:比大轮直径小5cm
轮胎:实心、有空气内胎、无内胎充气型
小车轮:、15、18、20cm
刹车:凹口式、肘节式
椅座:深41、43cm,宽40、46cm,高45、50cm
坐垫:泡沫塑料、固体凝胶、充水、充气、羊皮
脚托及腿托
靠背
手推把
扶手或臂托
脚跟环、脚缓冲器
防倾倒杆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轮椅处方
姓名
临床诊断
残疾诊断
使用者类型:成年人
使用者形体参数:坐宽: cm
坐位的臀、足平面距离: cm
驱动方式:手动(双轮、单轮:左右)
大轮尺寸: cm 小轮尺寸: cm
座位:硬 软 其他
扶手:固定式 装卸式
脚踏板:外开式 装卸式
其他说明:
年龄
未成年人
坐高: cm
电动(手控
轮胎:实心
靠背:普通
写字台式
高度可调式
病案号
普通人
坐长:
体重: kg
颊控、颌控
轮胎
高背有靠枕
翻转式
固定式
住址
截肢者
cm
气控)
充气轮胎
靠背可调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
制定轮椅处方的具体方法
座位高度:脚踏板离地面5cm,坐在座位上,,即可以确定座位的高度(坐下时足跟或鞋跟的距离,再加上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要离地5cm)座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坐骨承受重力过大,引起压疮。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座位宽度:测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座位太窄,臀部及大腿组织受到压迫,易致压疮,座位太宽不易坐稳,双下肢易疲劳等。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座位的长度,指座位的前缘到椅背的距离。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座位太短,体重主要落在坐骨上,局部易受压过多,座位太长会压迫腘窝部,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易擦伤皮肤。对大腿特短或髋屈曲挛缩的患者,则使用短座位较好。
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
脚踏板高度:,脚踏板与地面的距离至少5cm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后面到座位的前缘距离5cm
坐垫:为了舒适和防止压疮,座位上可放坐垫,可用泡沫橡胶(5cm——10cm厚)或凝胶垫子。。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肘下缘距离再加2~3cm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面到腋窝距离减去
轮椅的构造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