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滁州西涧.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时序号:4
课题: 《》
教学目的
   1、品味语言,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纯熟地背诵。
教学重点
树里的黄鹂在欢快地鸣叫着;春潮带着雨
点,使河里的流水更加湍急;野渡口虽然无人,但那只摆渡的小船却被水流冲击
得在自己摇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两相比照,偏爱幽草,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有“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说。第一句文眼为“幽草”,用“幽”来点染“草”,赋予草独特的色彩和沉静安闲的意味;第二句文眼为“黄鹂”,作者对其态度却是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
(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个“急"字表现出夜晚春雨的突如其来及潮水的汹急,更突显出诗人急于归航的心情。“舟自横”是船只单独停泊的意思,写出了小船处于激流之中的坦荡和悠然,表达诗人悠闲恬淡的胸襟。
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更蕴含着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情怀。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刻意表现出的闲淡和宁静,透露出淡淡的无奈和忧伤。
(3).作者通过写景寄寓了什么样的意趣?
寄寓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三、合作探究
《滁州西涧》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是
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也
有人认为诗中流露的情绪假设隐假设现,开篇幽草、黄鹂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
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
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
点你赞同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后,老师加以适当的点评。)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历来人们联
系韦应物创作这首诗时的处境,更倾向于“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蕴含着一
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老师不必拘泥于这种观点,应
引导学生积极考虑,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四、 课堂练习:想出画面,读出诗味。
1、 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
预设学生答复:
A. 感受到“美”。
(1)从“幽草”感受到美。
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
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和“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
(“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
凝练的古诗啊,,细细的揣摩,领悟。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
(2)“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
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
(

4滁州西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5-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