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说课稿
西 安 惠 安 小 学
张 晓 宏
《搭积木》说课稿
惠安小学 张晓宏
《搭积木》说课稿
西 安 惠 安 小 学
张 晓 宏
《搭积木》说课稿
惠安小学 张晓宏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节77—78页的内容。
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2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在一样数位上相加减的道理,这样的计算道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学习内容。为此,教科书首先创设了搭积木的情境,,安排了在计数器上拨出计算结果﹑观察直观图得出计算结果的活动。小方块﹑计数器﹑直观图作为直观模型,都是帮助学生进展抽象运算的桥梁,它们将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实在理解本节所学内容将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根底。
教学目的:
1、 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探究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展正确的计算。
3、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二、教法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2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在一样数位上相加减的道理,这样的计算道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学习内容。
1、 利用搭积木和计数器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
2、注重学生参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展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三、学法指导
1、观察猜测。以学生的观察、猜测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测,主动探究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
2、合作交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和、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3、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从详细实例中抽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4、总结归纳。通过例题探究、练习反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
《搭积木》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