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身不遂诊治指南半身不遂(Hemiplegia) 又叫偏瘫, 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 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 但走起路来, 往往上肢屈曲, 下肢伸直, 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 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 表现为肌力减弱, 肌力在 4-5 级, 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 范围较大, 肌力 2-4 级, 全瘫: 肌力 0-1 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完全性偏瘫(Complete hemiplegia) :是指一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瘫痪,瘫痪的程度完全,肌力为零级。不完全性偏瘫(plete hemiplegia) :是指一侧轻度的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与上下肢瘫痪,按程度可分为 1~4 级。均等性偏瘫(Equality of hemiplegia) :指身体一侧的中枢性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和中枢性上下肢瘫痪的程度相等。不管是完全性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 此三部分的瘫痪程度总是相等的。均等性偏瘫多见于内囊的损害, 因为内囊是运动纤维的集中处, 在内囊发生较小的病灶就可损伤通过内囊的所有运动纤维,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均等性偏瘫。此外,均等性偏瘫亦可见于皮质下白质较大的病灶损害时。不均等性偏瘫(Unequal hemiplegia) :指中枢性的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中枢性的上肢瘫痪及中枢性下肢瘫痪的程度不相等。是皮质下白质病变的特点。根据病灶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不均等的偏瘫亦不同,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 以面神经、舌下神经和上肢为主的偏瘫: 可见于前中央回下 2/3 的皮质下白质损害时, 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脑脓肿、脑炎、脑脱髓鞘性疾病及脑外伤等; 2. 以下肢为主的偏瘫:可见于前中央回上 1/3 的皮质下白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的瘫痪程度重,而上肢及面神经、舌下神经瘫痪轻。偏瘫的病因偏瘫病因多样复杂, 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 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2 1 、动脉粥样硬化(Sclerosis of arterial congee appearance) 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 70% 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 93% 有高血压病史。 3 、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心脏病(Heartdisease) ,如: 心内膜炎, 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 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5 、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 30-40% 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偏瘫的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 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 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 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中风的诱因大致有: 1 、情绪不佳( 生气、激动); 2 、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3 、过度劳累; 用力过猛; 超量运动; 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 4 、气候变化; 妊娠; 大便干结; 看电视过久; 用脑不当等。 5 、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
半身不遂防治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