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以有利于管理运用。在规划布置地下渠道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①根据灌区地形、水源等情况,取水建筑物(如抽水站、引水涵洞)最好设置在灌区地势高的一边的适中部位,以缩短渠线和降低各分水井的高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②渠线平直,避免水平弯道和垂直起伏。弯道会增加管长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和连接难度,同时水流阻力大;垂直起伏除了存在上述缺陷外,还会于管道弓起处形成汽泡,显著缩小过水断面,产生对地下渠道非常有害的影响。③地下渠道系统的布置应适合机耕和农业技术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以地下渠道灌溉的旱地作物区,农渠采用双向控制灌溉,布置成农渠间距200〜300M,农渠长度为400〜600M。④渠线布置应做到路渠合一,即地面是道路,地下是暗渠。地下渠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两边分水式,适用于没有明显坡度的平坦地区,主管道可以布置在灌区中间,在主干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60〜200M左右)建筑一个配水井,在配水井两边布置分支管道。在分支管道上再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个用水井和放水井。其二是一边分水式,适用于一定坡度的地段。主干管道沿高地一边布置,并向一侧布置分支管道。
4)排灌系统的其他工程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全面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灌溉渠系上若缺乏配套工程设施,就不能按需要控制水位,分配流量,这不但浪费水量,而且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和工程效益。因此,必须按本条所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水库、抽水站以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等工程的规划。
—小型水库主要由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三部分组成。蓄水坝的作用是拦断水流,抬高水位,积蓄水量。溢洪道的作用是当水库水位超过控制蓄水位时,宣泄洪水,防止洪水从坝顶漫溢,引起溃坝事故。放水涵管的作用是把水库中的水引出,供灌溉、发电等使用。①小型水库的选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谷口狭窄、谷内宽广,坝址附近有利于布置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的地形;要有足够的集水面积(指水库坝址以上的流域范围);地质条件好,有不透水或透水性很小的坚实地基;水库应靠近灌区;坝址附近有适用的土料及沙石材料。②小型水库规划必须确定库容,包括有效库容(在放水涵管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供农田灌溉、人畜用水、发电等用)和死库容(放水涵管进口底槛高程以下无法自流放出的库容,相应水位为死水位,其确定主要应能满足下游农田自流灌溉所要求的引水位高程)。③确定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其建筑形式并估算工程量。
—抽水站是由机电抽水设备及一系列水工建筑物组成,又叫泵站。其作用是将低处的水抽送到高处,可用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涝(渍)。在以下几种情况可建立泵站进行排灌:以地下水、水库、湖泊为灌溉水源,以及洼地涝水不能自行排除时;引河水灌溉,采用自流方式不可能或不经济时;需要机电抽水自流引水相互补充时;采用机压喷灌时;翻越分水岭的跨流域引水时。①确定抽水站的站址应注意以下几点:灌溉站应设在灌区地形较高的地段,既方便输水入田,又可扩大灌溉面积;机房尽量设在较好的地基上,避免建在流沙或淤泥层里,以减少地基处理和加固的费用;站址应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段,节省输电耗费和提高对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②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抽水站的抽水目的有关,通常多按灌溉与排涝分别计算:灌溉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灌溉面积和用水量有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与降雨量、河网调蓄能力、作物布局等有关。灌排结合泵站则分别计算出灌排流量,采用其中大者作为泵站设计流量。③抽水站的扬程通常指总扬程,又叫水头。总扬程是由进水池水面到出水池水面的高差(净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扬程)再加上水流通过管道的水头损失(损失扬程)。灌溉与排水的要求不同,计算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但都从分析出水池与进水池水为来确定。④选择机组就是选择水泵和动力机,水泵选择一般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来确定水泵型号和需要台数,然后再校核扬程,检验电动机是否超载和是泵是否有汽蚀问题;动力机要根据水泵所要求的配套动力功率选择,所需动力机的功率,应和水泵轴功率相配合,但应比水泵轴功率大(具体可参照《机电排灌设计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1月)。
B)喷滴灌工程规划
1)喷灌系统类型的选择如下:在蔬菜区及经济作物区,以及地形复杂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