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目的:。
2。理解诗的大意,赏析诗中的名句。
。
学习重点:。
2。理解诗的大意,赏析诗中的名句.
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目的:。
2。理解诗的大意,赏析诗中的名句。
。
学习重点:。
2。理解诗的大意,赏析诗中的名句.
学习难点:知道诗的主题.
资料链接
一、作者生平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主张革除弊政,抵抗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那么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诗歌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决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精品文档请下载)
自习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己亥杂诗》的诗歌大意。
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挥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并非无情无义,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自探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画面?
描绘了诗人离京时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挥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的景象.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以落红自比,说明了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
20.古代诗歌五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