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分析(共 339 4字) 摘要: 在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和主体, 对工程质量和进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建设单位在高等级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政府道路施工管理的几个浅显想法,同时探析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以供参考。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施工;技术管理 0 引言提高建设单位技术管理水平, 能够有效避免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场混乱、人员不协调、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施工进度, 降低施工成本[1] 。因此,如何提高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水平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高等级道路工程项目为例, 探讨了建设单位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 1 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难点道路工程施工量大、线路长、涉及人员广, 施工现场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建设方深入基层,科学调度,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程。前期做好地下埋设的管线调查, 消除安全隐患, 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设单位要重视施工单位的实际实施能力,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合力监督通过招投标程序签约的参建单位技术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 技术人员的协调道路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分部工程以及分项工程众多, 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 建设单位如果不重视现场管理, 在交叉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扯皮、摩擦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 还会影响工程进程,要做好现场各类技术人员的协调工作。 2 加强道路施工管理的几点经验第一, 重视基本建设程序, 按照程序办事。例如前期的三阶段勘察设计( 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后期施工中的施工图变更手续等等不是形式主义, 建设单位需要切实根据自身的情况多部门互相配合决策。第二, 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工程指挥部,便于各部门协调工作;第三, 强调图纸审查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重点工程从横断面阶段社会各界就参与评审过程, 应实施图纸会审制度。设计部门考虑市政道路的特殊性,比如在设计暗涵时考虑管线埋设深度, 避免互相干扰; 路测挡土墙设计不囿于公路红线的概念, 结合道路实际使用性质, 及时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和住建部门意见调整。第四, 前期做好管线摸底工作, 审定合理、实施性强的管线规划路由; 第五, 明确责任分工, 比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合同审定、项目变更评审工作。建设部门负责地上建筑物拆迁工作。市政部门负责沿线管线管网搬迁工作。农经部门负责林木砍伐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项目变更评审工作。项目推进部门负责地上附着物清点工作。各镇办负责做好辖区村群众工作及清表工作。交警部门负责道路秩序维护, 建设单位及时看现场, 在媒体上发布施工公告, 做好各部门统筹协调及配合工作[2] 。 3 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技术责任制技术责任制指的是项目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范围, 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合同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大的公路项目地方政府最好委托地方公路局代为管理, 签署委托管理协议模式可行。可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性质, 采取不同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现场勘察制道路工程具有施工复杂、线长、面广等特点, 在施工之前最好确保施工方、监理方进行全面的勘察, 做好勘察记录工作, 留档备查, 不能出现走马观花、马虎大意的现象, 以免影响现场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好的勘察设计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 会给后续管理工作减少很多麻烦。建设方技术管理人员也要重视现场勘察, 根据初期的勘察结果, 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安排。因此, 创建完善的现场勘察制度, 认真做好现场勘察工作,能够为现场施工和管理奠定的基础。 图纸会审制图纸会审的目的在于让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了解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基础设计,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 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该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对图纸中的矛盾、遗漏、差错等进行分析, 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隐患等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出现返工重建的现象。 施工组织设计建设方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权利,审查的内容包括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一些建设方并没有认识到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认为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许多变数, 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并不明显。其实不然, 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项目后, 通过对施工项目的特点、所处地域的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 然后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 通过该组织设计,方能够了解工程的设备使用计划
建设单位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分析(共3394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