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
归纳
阅读1
感知
扩展
阅读2
作者
阅读3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是怎么回事?请参读胡适的自述:
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胡适我的母亲
归纳
阅读1
感知
扩展
阅读2
作者
阅读3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是怎么回事?请参读胡适的自述:
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作者
胡适
(1891~1962)
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中国谁取得的学位最多?
胡适
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
父亲胡传 母亲冯顺弟
整体感知
①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
②母亲在我人生中充当什么角色?
课文具体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这些事按照对象可以分为哪些方面?
对我的管教;
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谆谆教导,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E.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本文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做为慈母之仁慈;
做为严父之严格;
做为恩师的谆谆教诲;
待人宽容、善良、温和;
也不缺乏刚性。
母亲在我人生当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做为慈母之仁慈:从不在别人面前打骂
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做为严父之严格:天刚亮就叫我起床,
责罚我,重罚时不允许哭出声来
做为恩师的谆谆教诲:待人宽容、善良
温和,也不缺乏刚性
母亲对我的影响: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
影响深远
九年的读书生活
母亲是
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
一、对“我”的管教: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严厉责罚,正确教导。
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
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
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
我
的
母
亲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慈母
严师
恩师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之情.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品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前三段作者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是贫乏、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这篇课
2我的母亲课件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