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数制及其转换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制及其转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数制及其转换》是从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中抽出的一节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边学边练,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最后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知识的消化。
五、说教学环境与课前准备
一台多媒体电脑及相关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授课课时:2课时
教学安排: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我把第一课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授:引入新课(5分钟)——常用进制的构成方法(10分钟)——十进制与R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详讲(20分钟)——课堂练习(5分钟)——公布正确答案、总结归纳、交流心得、布置作业(5分钟)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预计耗时5分钟)
首先复习数据这个概念,从而提出数据在计算机中用什么表示,进而引出数制的概念。(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介绍数制的时候是通过平时大家能接触的数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使用十进制,但在某些时候也使用其它进制,如十二进制(1年有12个月、1打物品有12件)、六十进制(1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二十四进制(一天有24小时)等等。由此,我们引入数制的概念(数制就是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向高位的进位规则)。之后,提出问题:1+1=?很多同学可能会回答:2,王,这时我公布我的答案是10。学生可能会觉得奇怪,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数制及其转换,并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1+1=10了。
(二)搭建支架,讲授新课(预计耗时30分钟)
,包括进位制、基数、位权和按权展开式。(预计耗时10分钟)
(1)进位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和统一的规则表示数的方法。讨论计数制要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基数和位权。
(2)基数——在计数制中,每个数位(数字位置)所用到的不同数字的个数。如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
(3)位权——一个数字处于不同位置时,它所代表的数值是不同的,其数值等于该数字乘以一个与数码所在位有关的常数,这个数称为该位上的权。如十进制数123,其百位上的权为102、十位上的权为101、个位上的权为100。
以这三个重要概念为方向,通过与十进制数的对比,利用其中的区别与联系,简要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构成方法。另外,需要说明在计算机内部是用二进制来表示各种信息的主要原因(①二进制数用电子器件比较容易实现。例如,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电脉冲的有或无,开关的通或断,电位的高或低等恰好都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数1或0。②二进制数比较简单,这就简化了运算器等物理器件的结构设计)。
,并将整个转换过程做成动画形式,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讲解给
进制与进制转换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