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用稿《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声音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征》。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声音的特征》这节课的内容,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三个二级主题。本节内容是《声现象》这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是学生在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 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为重要的一节课。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 从而使学生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也为今后的声学研究对下基础。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教材安排本节课内容时, 基本上分为响度、音调、音色三块分别研究与学习, 通过实验以及观察波形, 对乐音的三要素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但也颇具特色。同时也为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学习作好准备。 2 、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教材安排本节课内容时, 基本上分为响度、音调、音色三块分别研究与学习, 通过实验以及观察波形,对乐音的三要素有比较直观的感受。教材特点:( 1 )重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材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因素”时,实验器材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梳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 又如利用叩诊、听漏等生活中的现象,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2 )使学生感知现代技术手段对分析物理问题的作用。教材对不同音叉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以及不同乐器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 采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对抽象问题的认识,并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 3 )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 只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 但是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 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 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 激发学生的学: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 已经具有关于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有关知识, 知道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有能量, 声速的有关知识。具有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 具有初步的控制变量、转化的思想,初步的实验探究的思想。年龄特点: 初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 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 思维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初二学生刚开始学较低, 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 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 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 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最好以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了音的特征。结合学情、课程内容和《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别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 2 )通过实验探究, 了解影响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主要因素。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3 )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1.2用稿《声音的特征》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uguimin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