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共 5814 字) 一、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的意义基础(一)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基从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教育教学如同科学一样, 源自生活, 是生活的需要。当科学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下的时候,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 科学教育教学逐渐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教学。与此同时, 科学教育教学也日益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机制, 有了自身的逻辑进程。但是从根本上说,无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形式、内容还是方法、措施, 追根溯源仍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的生活, 没有人的生活需要———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科学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存在的土壤。可以说,科学教育教学始终无法脱离,也不能脱离人类生活。(二)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存活”, 也可以说, 人类最初的生活属于狭义上的生活。随着对自然环境的逐渐适应,人们开始思考更好生存的问题。即人们经过原始的“存活”阶段之后, 开始迈入了“生活”阶段。作为有独特价值属性的人,在其生命中存在着内在的、不愿臣服于各种主客观异己力量的束缚的冲动, 时刻试图超越和摆脱其制约,走向自由、自觉的境界,进而实现自己。因而, 人不会被动地顺应生活, 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在超越和开拓中去适应生活。而适应生活需要个体凭借教育教学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来实现。可见,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类也必须接受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掌握特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特定的科学能力、具备特定的科学素养, 才能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教育教学履行应承之责, 发挥应有功能, 提升人的科学素养, 服务人的科学生活需要, 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科学教育教学失去了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能力, 不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科学社会生活的人, 那么, 科学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综上可见, 无论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 还是从价值论的层面看, 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起点, 也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又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本。扎根生活、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完善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基础。二、疏离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危机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所在,然而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教育教学独立之时, 也就潜伏着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再加上现实中社会环境和教育教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出现了疏离、甚至遗忘生活的危机。(一)科学教育教学目的与生活的疏离从教育教学功能的角度看,培养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本体功能, 也是其首位功能。然而, 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注重的是其工具功能或社会功能, 这和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有关。历史地看,“救国图强”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根本主题, 而“教育教学救国论”是这一主题中的重要旋律。可以说, 19世纪60年代我国之所以从西方引入自然科学, 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能够“技术教育教学救国”。可见,从一开始, 我国的科学教育教学就人为地被功利化。直至20世纪90 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也是对这一主题的重新诠释与反复演绎。但必须指出的是, 我们对“科教兴国”的理解, 更多是从技术的层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富强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教育教学, 而非从科学素养的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教学。如此, 在国家功利主义倾向的指导下, 科学教育教学的工具价值自然被无限凸显, 而其育人价值则被遮蔽与遗忘, 致使科学教育教学目的远离了对人的生活的观照。(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疏离教育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始终受到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在培养技术人、国家人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升学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 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在内容上强调的是学科知识, 而忽视了实践知识。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 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道德等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方法的掌握, 也主要是从知识的层面来学习, 而不是作为一种技能来培养, 整体上失去了科学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培养心智、陶冶心灵、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造就生活能力的目的。即使有的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在认识上也存在偏颇。如很多学校为了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 加强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科学实践活动, 到工厂、生产基地等去参观。从表面看, 这种做法好像是在关注学生实践生活, 而实质上, 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非真正关注学生生活。(三)科学教育教学方法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共5814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