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伏灸与三九灸.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三伏灸
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根: .
三伏灸
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三伏灸其实也就是有些医院说的冬病夏治,每个医院的三伏灸配方都会有所差异,需看具体情况用药,三伏灸一般灸三次(初伏、中伏、末伏各一次),之后可以再进行加强灸。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灸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① 1、三伏灸的作用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提高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② 通经活络的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
③ 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④ “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此时通过药物刺激人体穴位,能起到增强抵抗力,扶正祛邪的作用。
2、适用范围1)呼吸系统疾病: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体虚容易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胃胀、胃酸、胃痛等,慢性腹泻等。
3)痹证: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因此,进行三伏灸,会疗效翻倍,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以达到治愈的良效。
3、三伏灸的禁忌1)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阴虚火旺体质者、湿热体质者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
2)呼吸道感染、咳喘伴有发烧、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的患者,禁用“三伏灸”。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3)患有心绞痛、心脏病的人,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禁用“三伏灸”。
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禁用“三伏灸”。因为“三伏灸”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老年人禁用“三伏灸”。
5)皮肤娇嫩、局部溃破、长有疱疖、皮肤严重过敏患者,禁用“三伏灸”。
6)孕妇、2岁以下的孩子,禁用“三伏灸”。
4、注意事项三伏灸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1)贴药当天以及次日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物2)贴药当天以及次日禁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3)敷贴期间应禁食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4)不要贪凉,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
三伏灸贴药后的注意事项1)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

三伏灸与三九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11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5-12